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香辣即食小龙虾球昌铜拼车 13617009182铜鼓同城妈宝交流群263498916铜鼓和谐拼车群227891507

建设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复制链接]
查看1397 | 回复0 | 2014-6-30 11:2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建设风清气正政治生态——我市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纪实
发布日期:2014-06-25 07:39   来源:新余日报   记者 吴晓敏 通讯员 李文锋   字体
  日前,市委书记刘捷深入市财政局收付中心,就公务接待支付、车贴发放审核等工作进行调研。这是市委领导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扛在肩上,种好“责任田”的重要举措之一。今年以来,我市各级党委(党组)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担负起统一领导、直接主抓、全面落实主体责任,不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有力促进我市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建设。
    高位推动 发挥表率作用
  市委领导坚持从我做起,向我看齐,认真履行示范责任,发挥表率作用。市委书记刘捷,市委副书记、市长丛文景等市委领导带头作廉政承诺、带头讲廉政党课、带头对下级领导干部进行廉政谈话、带头参加下级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在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廉洁自律、落实主体责任等方面发挥表率作用。
  同时,市委领导还直接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市委书记刘捷坚持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今年以来,先后6次专门听取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汇报,并就有关问题和案件作出指示。市委副书记、市长丛文景多次召开会议,就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权力运行监督、履行廉政责任等问题提出明确要求。市委、市政府其他班子成员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既管事又管人,做到工作职责和掌握的权力管到哪里,党风廉政建设的职责就延伸到哪里,有力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落实。
  在市委的率先垂范下,全市各级党委(党组)认真树立不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失职意识,自觉履行党风廉政建设领导者、组织者、执行者的职责,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明白人、责任人和带头人,自觉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较真碰硬 让责任制落地生根
  市委以“项目化、时间表、责任人”方式,下发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任务分工表,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各项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相结合,对60项工作任务进行分解,使每项工作都落实到了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单位和责任部门。在市纪委四次全会上,各地各单位党委(党组)“一把手”向市委认领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同时在本地本单位层层签订责任书,把主体责任细化分解到各级党组(党委),延伸到基层单位,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在细化责任基础上,我市实行严格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以责任追究这一“撒手锏”,促进责任制落地生根。在2013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中,有5家考核为不合格等次的单位,其单位及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被取消评先评优资格;11名考核为不合格等次的正、副县级干部被取消评先评优资格,1名正县级后备干部被取消后备资格,在全市引起极大震动。
  严格的责任制考核,使各地各单位党委(党组)抓党风廉政建设意识进一步强化,宣传、教育、制度建设等各项工作不断深化。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共发放党风廉政建设宣传册45000份,张贴海报8000张,发送短信近百万条。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馆开馆仅3个多月,接待参观人员9000多人。
  改革创新 正本清源治理腐败
  市委坚持将惩治和预防腐败要求贯穿到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之中,注重以廉洁方式推进改革,以改革方式促进廉政建设,使我市改革创新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市委高度重视反腐倡廉教育工作,整合纪委、组织、检察、党校等机关和部门廉政教育资源,成立新余市廉政学院,使廉政教育的主体更加明确,责任更加明确,教育效果得到提升。市委还进一步加大了巡视工作力度,今年安排对24个市直单位进行巡视,首批12个单位的巡视正在进行。同时,强化巡视成果运用,2013年第一轮11个被巡视单位共整改问题74个、落实巡视建议59条。
  同时,市委坚持以改革的方式治理腐败“顽疾”。针对企业办事难问题,我市依托数字化综合办公平台,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解决审批过程中多个部门互为前置、部门之间信息不通畅、审批时间过长等问题。特别是积极推进负面清单、权力清单、监管清单“三单”管理,既杜绝政府“乱伸手”,又防止企业“动歪念”。目前,第一批负面清单7大类89个类别1021项、权力清单5大类1054项、监管清单2大类118项已经向社会公布。
  针对乱花公家钱问题,我市着力改革财政管理制度,坚决做到“未列入预算的项目不予开支”,从制度上彻底解决少数单位利用“自收自支”政策设置“小金库”等问题。我市还在全省率先推行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基本杜绝了公车私用等车轮子腐败现象,每年节约公务用车经费支出28%以上,节约行政成本达1500万元左右。
  在规范“用人”上,我市努力推进政府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开展大部制改革、整合市政府驻外机构、完善绩效考核等工作。清理规范临时用工和借用人员,全市编外用工由原来的4882名减少到了833名,并全部实行了劳务派遣。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采取日常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公众评议与领导评价相结合的办法,从工作实绩、行政效能和满意度评价三个方面,对全市所有单位和干部开展绩效考核。同时建立“民评官”、基层干部群众评议机关干部等制度,进一步规范选人用人工作。
  鼓劲“加油” 支持纪检监察机关履职尽责
  市委将落实“三转”作为一项政治纪律来抓,认真研究解决“三转”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支持纪检监察机关清理议事协调机构,市纪委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由92个减少为18个,分宜县纪委由101个减少为19个,渝水区纪委由60个减少为18个。支持市纪委监察局调整内设机构,调整后,直接从事纪检监察业务的处室和人员大幅度增加,分别占总数的64.3%和57%。支持各级纪委书记抓主业,市、县(区)纪委书记和市直单位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全部不再分管纪检监察以外的工作,乡镇纪委书记将主要精力放在纪检工作上。落实“两个为主”,从市纪委下派两名正县级干部到分宜县、渝水区任纪委书记。
  同时,坚决落实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大力支持纪检监察机关整肃作风。今年以来,组织开展明察暗访6次,查处违反八项规定典型案件11起,处理人员11人,停发车补12人,廉政账户共收到主动上交的“红包”款42.51万元。严肃查处并公开通报了姚圩小学、下村镇高升村、西湖小学等单位违法八项规定的典型案件。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约法三章”精神,政府性的楼堂馆所一律不新建,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全市编外用工减少了七成多,实现了一般性财政支出压缩10%的目标,市本级共节约行政经费1100万元。
  市委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大力支持纪检监察机关依纪依法查处腐败案件。据统计,今年1~5月,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群众信访举报355件(次),立案69件,处分人员68人。其中,查处县处级干部9人,科级干部17人,移送司法机关5人。重点查办了渝水区国土资源局、市图书馆、赣西供电公司等单位发生的腐败窝案串案。查办案件数量和质量较去年同期均有明显上升,有力遏制腐败现象在我市滋生蔓延趋势,提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对反腐败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