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七月,又到一年毕业时,数以百万计的高校毕业生又面临着就业问题。
和其他地方一样,新余,这个全国闻名的蓝领培训培养基地,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也曾一度困扰着各类院校的毕业生。如今,在新余,这种情况正悄悄发生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可谓风景这边独好。2013年我市高校——新余学院、赣西科技职业学院、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初次就业率均达到90%以上,高于全省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4个百分点。2014年6月初,新余学院初次就业率就已达81.98%。
2013年,我市新增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两家。高新区创业孵化园是我市与省人社厅共建的创业孵化基地,目前已入驻大学生创办的企业30多家,创造就业岗位2800余个。新余学院创业孵化中心是面向在校学生的中小微项目孵化基地,已入驻16个项目,带动创业人数56人。
面对每年的就业季,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积极调整市场就业服务网络,市区做到城南、城北有公办人力资源市场和人才市场,闹市区有民办职业中介机构,县、区都有公办和民办职介机构。在基础上增加市场招聘密度,做到市、县(区)每天都有招聘会,充分激活人力资源市场。全市人社部门所属人力资源市场和人才市场均开设高校毕业生就业“绿色通道”,实行免费推介,用人单位免费招聘,为双方提供一条龙服务。此外,人社部门每年还开展四大公共就业专项活动,分别是“公共就业人才服务进校园活动”、“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 和“实名制就业服务活动”,在不同时间节点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活动。
除在高新区和新余学院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外,市人社局针对新余电子商务产业蓬勃发展现状,积极帮助市重点电商企业江西全城电商发展有限公司建设创业孵化基地,鼓励大学生实现网络创业,已有20余名高校毕业生入驻创业,5月份还举办了全市首届网络创业大赛,吸引了150余人参加。
人社局还统筹实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等基层服务项目,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我市城乡基层和其他地区就业,2013年招募大学生三支一扶50人,选聘村官71人,2014年计划招募三支一扶52人,计划选聘村官35人。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市人社局将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采取有力措施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一是继续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将协助办理落户手续,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方面享受与国有企事业单位同类人员同等待遇。二是鼓励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给予1年的社保补贴,对科技型小微企业招收毕业生达到一定比例的,可申请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并享受财政贴息。三是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给予高校毕业生创业指导、创业培训、融资服务、场地扶持以及人事代理、档案保管、社会保险、职称评定等各项服务和政策优惠。在电子商务网络平台开办"网店"的可享受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政策。三是深入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全部纳入公共就业人才服务范围,力争使每一名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内都能实现就业或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四是大力开展高校毕业生专项就业服务活动,积极为高校毕业生送政策、送指导、送信息,搭建供需平台,促进就业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