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香辣即食小龙虾球昌铜拼车 13617009182铜鼓同城妈宝交流群263498916铜鼓和谐拼车群227891507

文化清风暖乡间——渝水区乡村群众文化生活走笔

[复制链接]
查看896 | 回复0 | 2014-7-4 11:2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化清风暖乡间——渝水区乡村群众文化生活走笔
发布日期:2014-07-04 07:07   来源:新余日报   通讯员 刘 霞   字体
  仲夏的渝水生机盎然,乡野处处散发着醉人的文化气息:村中文化广场载歌载舞,农家书屋人头攒动,农民剧团锣鼓喧天,乡土文化精彩纷呈……勾勒出一幅幅怡人和谐的文化生活画卷,让人流连忘返。
  为让更多的群众共享文化成果,渝水区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目标,把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民生工程来抓,除了开展送戏、送电影下乡外,还为乡镇配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活动场所,在提高村民素质之余,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文化阵地网络化
  为解决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滞后的实际问题,该区在着力抓好城区文化阵地建设的同时,尽量将财政“蛋糕”向乡镇倾斜,延伸到村委。按照要求,实施“一村(管理处)一室一广场”工程,将行政村的农家书屋、党员远程教育网、科学普及、体育健身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进行“五位一体”整合利用,建设行政村综合文体活动室。行政村文体活动室设置率达到100%,实现全覆盖;强化行政村文体活动室及文化广场建设,达到80%以上的行政村建有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综合文体活动室,建有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文化广场。
  目前,该区已完善了16个乡镇中心农家书屋和28个村级农家书屋设备设施,新建了18个数字农家书屋,进一步完善了13个行政村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设施,形成以城区为中心、乡镇为枢纽、行政村为基础的多层次、多体制的区、乡、村三级群众文化网络体系。
  文体活动精彩化
  5月25日,在通洲办事处垱下管理处垱下村广场上,渝水区“苏区干部好作风”文艺巡演在此精彩上演。众多观众聚拢在台下,兴致颇浓地观看精彩纷呈的表演,全场欢笑声、喝彩声此起彼伏。
  为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该区以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公共文化服务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实现重心下移、资源下移、服务下移。将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送图书下乡、农民自办活动等纳入政府民生工程,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加入文体活动大军行列。
  社会风尚和谐化
  在良山镇周宇村的农家书屋,许多村民在忙着“充电”。“你别小瞧了这农家书屋,作用可大呢!我们村好多种养户都会来这里看书,学习对自己有用的种养技术。去年我种了6亩多苗木,今年4月全卖光了,净赚了3万多块钱。”种植户老吴对笔者如是说。
  在该区,文化娱乐活动已经成为农民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在享受文化的同时,也找到了自我展示的机会。“自从参加了村里组织的篮球队,我的身体比以前好多啦,心情也舒畅了!”罗坊镇梦塘村邓木生在打完篮球后说的一番话语博得了其他村民赞许的笑声。
  该区还开展“十佳道德模范”“十佳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农民移风易俗,破除陋习;依托农家书屋为载体,办培训班,送科技下乡,积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如今在渝水区,镇镇文明,村村和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成为众多农家生活的生动写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