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文化走亲”:活了文化 乐了百姓 来源:宜春新闻网 魔术、二胡、京剧、歌舞、独唱……9月18日晚,上海浦东、浙江嘉善、江西上高三地的文艺爱好者相聚一堂,在上高影剧院拉开了“文化走亲”活动帷幕。由三地民间艺术家共同创作,反映三地民风民俗民情的精彩节目让现场的观众看得如痴如醉。据悉,今年江西上高、浙江嘉善、上海浦东三地联动开展“文化走亲”系列活动,展示三地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成果,受到三地群众欢迎。女子踏歌《梦入江西锦绣堆》唢呐《入洞房》浦东说书《嫁女歌.三催轿》 演出精彩纷呈,观众赞叹不已
9月18日晚7点半,演出正式开始,14个节目陆续上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首先登台的是由“最美上高之声全民歌手大奖赛”冠军袁芳带来的歌舞《上高美》,甜美的嗓音、欢快的节奏,将美丽的上高展现得淋漓尽致。
随后,男声独唱《我爱你,中国》、女声独唱《梦江南》、民间唢呐《入洞房》、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魔术《星星点点》、客家山歌对唱《我们走上新时代》等精彩节目陆续上演。浙江嘉善陆宪成老师的二胡独奏《苏南小曲》,明快而富有苏南风情,充分体现了中国南方文化所特有的小巧玲珑特点,整个演奏精巧伶俐;江西上高罗秉权老先生自弹自唱上高采茶戏《情满青山》选段《劝妻莫把气来生》,这场曾获江西省首届玉茗花艺术节金奖的上高采茶戏,诙谐风趣,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颇受观众喜爱;上海浦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浦东说书情景剧《嫁女歌·三催轿》将质朴的传统礼仪融入浦东的婚嫁风情画卷中,再现了清末民初沪上人家嫁女时的感人热闹场面,激昂的乐曲,欢快的节奏,优美的舞姿,绚丽的灯光,给观众目不暇接的视觉冲击和审美享受,将演出一次次推向高潮。最终,演出在女子踏歌《梦入江西锦绣堆》中完美落幕。
一个个精心准备的节目获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演出剧场内座无虚席,很多观众举着相机或手机,记录着舞台上一个个精彩的瞬间。“今晚的演出很出彩,能在家门口欣赏如此美妙的演出,真是太好了!”不少观众发出赞叹。
走出去请进来,文化结下姻缘
上海浦东、浙江嘉善、江西上高三地地域相隔甚远,怎会结下文化“姻缘”呢?这要从上高县文工团文化体制改革开始说起。
和许多地方文艺团体一样,上高县文工团也曾面临体制机制不活、人才青黄不接、节目陈旧老化等生存问题。1993年,上高县剧团(文工团的前身)解散,12名骨干成员组建成立了上高县文化艺术服务公司,属于国家事业单位,由财政差额拨款。2001年,上高县再次以县文化艺术服务公司为试点单位,采取停止财政拨款、逐步清退编制的办法,对公司进行第二次体制改革。2005年10月,上高县文工团成立,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收自支。2007年6月,在县文工团的基础上,组建上高县东方文化有限公司。从成立上高县文化艺术服务有限公司到股份制改革试点,从全额拨款到自主经营,从街头“路演”到挂牌注册,经历了三次文化体制改革的上高县文工团将公司全面推向市场,探索文艺团体走文化产业化经营之路。
改革就是为了发展,“断了奶”的上高文工团主动走出去找市场。2005年,在下放知青的推荐下,上高与上海浦东“牵手”,上高文工团走进上海浦东文化巡演,这一演就是十年。2011年,上海浦东、浙江嘉善、江西上高以摄影为媒介,“红色影像”三地影展搭起了文化交流互动的“桥梁”。2014年,经浙江嘉善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与江西上高、上海浦东有关文化部门的多次对接决定,于今年的9-10月份组织开展三地联动文化走亲活动,并纳入上海浦东文化艺术节活动内容。由三地共同创作一台反映三地民风民俗民情的文艺节目赴三地巡演,展示各地文化魅力。
互通共融,文化发展注入新活力
上海浦东:“希望文化走亲一直走下去”
为了此次表演,上海浦东新区的演员们乘坐了9个多小时的大巴来到上高。“第一次来到江西,这里的群众很热情,尽管路途遥远,但很开心、很快乐。”上海浦东新区浦南文化馆辅导培训部主任、浦东说书传承人陈建纬说。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百年历史的汉族传统曲艺——浦东说书、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魔术、海派艺术魁宝——沪剧,这些极具上海地域特色的节目,让观众看后直呼过瘾。
浙江嘉善:“今后将强化文化走亲活动,三地之间文化交流将越来越频繁”
“上高能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坚持在沪演出了十年,非常不易,直到2011年,在上海知青的牵线下,嘉善和上高两地才有了文化互动,此次来上高演出,当地百姓的好客热情,让我们备感温暖。”浙江嘉善县文化馆馆长倪立新对此次文化走亲演出活动感慨颇深。
“今年8月初,上高文工团到嘉善进行《追梦的山里人》文艺汇演,效果出奇的好,本以为由于地域差异,老百姓不一定能看懂、听懂整场演出,结果五场演出场场爆满,观众连连称赞。”浙江嘉善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谈萍莉对笔者说,“浓郁的地方特色是文化走亲的最大特点,能更好地向观众宣传本土人文风情,其实三地的文化有很多相通点,文化走亲这种形式促进了两地间的文化交流和沟通,今后将会强化这样的走亲活动,三地之间的文化交流也会越来越频繁。”
上高:“看了上海、嘉善的节目,深感压力大”
“以文化为媒,把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多彩的民俗文化向外推介,这既丰富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对江西的特色文化也是一种很好的宣传和展示,可以实现不同地域间文化的取长补短、互通共融。”上高县文化馆馆长晏国莲介绍。
作为此次文化走亲的东道主,上高文工团高度重视,在节目编排上把江西的红色文化、民俗文化、风物人情作为重要元素注入表演中,深受观众欢迎,但晏国莲却感觉到了三地表演的差距。“看了上海、嘉善的节目,深感压力很大啊!他们的演出水准很高,表演很有张力,要多向他们学习。”晏国莲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