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香辣即食小龙虾球昌铜拼车 13617009182铜鼓同城妈宝交流群263498916铜鼓和谐拼车群227891507

擘画绿色崛起新战略

[复制链接]
查看867 | 回复0 | 2015-10-31 13: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擘画绿色崛起新战略

江西日报记者 宋 茜

  编者按

  打造好生态文明建设的江西样板,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西的光荣政治责任和发展使命;走出一条符合江西发展的新路子,是省委对赣鄱未来的铿锵誓言、对全省人民的坚强担当。

  自今年7月省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吹响绿色崛起、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新一轮的进军号角以来,全省上下擘画宏观、布局中观、落子微观,赣鄱大地处处是绿色崛起的活跃跃创造。今日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与读者一起品赣之绿韵、绿动、绿未来。

0.jpg

奔驰在青山绿水间的昌九列车。 江西日报记者 杨继红摄

  季节已深秋绚烂,时代更春意盎然。

  10月,江西进入美丽繁忙的时节,万千景象,生机勃发:

  共青城创新创业基地,吊车高耸,栋栋厂房拔地而起;南昌高新区内,“高”而“新”的科技型企业茁壮成长;

  龙虎山大型多媒体山水实景演出场场火爆,婺源游人如织、门市兴旺,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以及休闲小镇呼之欲出;

  “净水、净土、净空”的立体化生态建设工程如火如荼,城市街头绿草如茵,山村沃野苍绿如海……

  此时,距省委十三届十一次会议召开仅仅3个月。正是在这次重要会议上,省委书记强卫向全省人民发出了绿色崛起的动员令,激昂嘹亮地吹响了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江西样板的冲锋号。

  这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的铿锵作答,这是对江西未来发展的奋力擘画,这是对民生幸福的庄严承诺。

  今年前三季度,全省GDP增速9.2%,居全国前列;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2%和10.5%;全省空气质量指数优良天数占比达到87.4%……一幅逶迤磅礴的绿色崛起画卷正在赣鄱大地徐徐展开。

江西担当——

  圆绿色之梦,开创绿色崛起新境界

  江西早已将绿色理念融入了血液。

  从上世纪80年代山江湖工程到21世纪“生态立省、绿色发展”,从省委十六字方针把“绿色崛起”上升为发展战略,到全省全境列入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江西始终挺直身姿,承接、续写和不断扮演着新的担当。

  新一轮绿色崛起之路,核心要义在于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江西样板;基本路径在于推动和实现绿色发展;重要基础在于巩固和提升生态优势;有力保障在于建立和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根本目的在于增进人民群众的生态福祉。

  省社科院经济所所长麻智辉认为,这对江西生态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拓展了江西绿色崛起的新境界。它不仅指一般意义上的生态保护,更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核心内容;它要求我们不仅要爱惜“原版”,还要创造“升级版”。

  与历次对江西生态建设的要求相比,新一轮绿色崛起的江西担当呈现出新的特点——

  本质是生态文明的崛起。

  正如省委书记强卫所说,建设生态文明并不是不要发展,也不是延缓发展,而是强调换一种思维抓发展,推动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模式的提升,追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对我省来说,绿色生态是最大的财富、最大的优势、最大的品牌,只有充分扬己之长,全力推进绿色崛起,才能后来居上,开创美好未来。

  实质是实现最大经济社会效益、最小环境代价、最合理资源消耗的有机统一。

  今年上半年,全省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继续位居全国和中部前列,已实施两年的十六字方针得到了实践充分检验,江西站在了更有条件实现科学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个时候,必须紧紧抓住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历史机遇,加速推进绿色崛起,实现各方面的有机统一。

  内容诠释着绿色发展的新路径。

  绿色崛起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制定绿色规划、发展绿色产业、实施绿色工程、打造绿色品牌、培育绿色文化,实现经济发展、环境增值、生态提升、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这其中,绿色崛起的路径是绿色发展,而绿色发展的关键又在于构建绿色产业体系。绿色产业体系则包括低碳循环的绿色工业体系、生态有机的绿色农业体系、集约高效的绿色服务业体系。

  麻智辉表示,构建低碳循环的绿色工业体系,突破点在创新。在经济新常态下,无论是工业自身发展,还是保护生态环境,都迫切要求以创新为引领,加快工业产业升级,形成绿色工业发展模式;构建生态有机的绿色农业体系,发力点在品牌。这几年,我省农产品附加值和美誉度有所提升,知名度仍然不高、竞争力仍然不强。“以茶油为例,江西有很多品牌,且品质很好,但市场上名气最大的却是湖南茶油。我们应引入工业化理念和市场手段,积极培育知名品牌,打造绿色生态有机农业品牌体系,带动现代农业强省建设取得更大成效”。

  构建集约高效的绿色服务业体系,爆发点则在提挡。近年来,我省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快,但依然是实现全面小康指标体系的一个短板。全省正在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已经到了引爆服务业的好时机。“劲可鼓不可泄。江西应一鼓作气、乘势发力,认真落实‘服务业发展提速三年行动计划’,推动现代服务业跃上新台阶。”

  一条绿色、循环、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清晰地在江西人民的脚下铺展延伸。

江西作为——

  挥实干之笔,一字一句书写绿色传奇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美丽中国”呼唤江西作为。

  绿色崛起,路在脚下。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江西样板,在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砥砺前行,考验着我们的勇气、决心和作风。

  新一轮绿色崛起,需要保持定力,久久为功。

  江西财经大学党委书记廖进球认为,推进绿色崛起,需要历史情怀。“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是一个历史性的使命,它所创造的效益也要用历史的眼光看,可能三年五载看不出来,但是放到一个历史时期来看,它的效益就非常巨大、无可替代。”

  江西之于生态,一份坚守的理念多年不变;保护优良环境,一种政绩观多年一以贯之。这份坚守,保住了江西最亮丽的底色,守住了百姓的幸福家园。省委书记强卫指出,在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我省发展形势不断向好来之不易。之所以有这样的成绩,最根本的是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工作提出的“一个希望,三个着力”重要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指导实践,始终保持定力不动摇,坚持实干不松劲,久久为功抓落实、抓执行,形成了一心一意谋发展、众志成城奔小康的浓厚氛围。

  新一轮绿色崛起,离不开有效载体。

  城市是人口集聚的空间载体。到2020年,我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60%,这意味着2700多万人口在城镇工作和生活。为此,我省牢固树立绿色民生观,坚定不移地推进绿色城镇化,科学规划,精细管理,着力增加生态产品供给,提高生态服务能力,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乡村是农民群众赖以生存的家园。近年来,我省积极推进镇村联动、百强中心镇、和谐秀美乡村建设,农村面貌有了较大改观,但面源污染、生活垃圾、建房散乱,仍然是不少农村的现状。眼下,全省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结合新农村建设、扶贫攻坚行动开展的农村环境集中整治效果显著,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方式得到推广,广袤的农村大地正成为诗意家园。

  新一轮绿色崛起,亟待巩固和提升生态优势。

  这些年,我省生态保护和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一些地方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目前,在全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的同时,按照“控增量、减存量、提质量”要求,我省积极做好“防、治、建、用”四篇文章,新上项目的新增污染物排放得到严格控制,现有企业的污染物排放逐步减少,全省生态稳定性进一步增强。

  新一轮绿色崛起,必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

  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探索不能局限于“种草种树”“末端治理”,而必须按照绿色化的新要求,在体制机制上有更多的创新。我省靠改革开路,从制度切入,正加快完善科学化的考核评价机制,加紧推进合理化的生态补偿机制,积极推行市场化的资源交易机制,不断强化法治化的监督管理机制,形成科学管用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实现绿色崛起提供有力保障。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江西定会牢记实施国家战略的历史使命,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始终保持一种敢为人先的勇气和智慧,再续绿色传奇、再铸绿色辉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