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香辣即食小龙虾球昌铜拼车 13617009182铜鼓同城妈宝交流群263498916铜鼓和谐拼车群227891507

向着幸福奔跑

[复制链接]
查看880 | 回复0 | 2015-11-9 09:0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向着幸福奔跑

    0.jpg

      美丽如画的峡江县巴邱镇蒋沙移民新村。江西日报记者 林 君摄
        清晨,一轮火红的朝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照耀在美丽的赣鄱大地上。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吹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嘹亮号角。什么是小康?对于千家万户的普通百姓而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不仅是一串串数字、一项项举措,更是就近上学的农民工子女脸上的微笑,是山区贫困居民早日鼓起来的钱袋子,是互联网新一代创新创业的发展之路,是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美好期盼,是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是向着幸福奔跑,集结每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力量,用双手绘就的美丽蓝图。
        脱贫摘帽 共享民生福祉
        11月初,天气微寒,石城县琴江镇大畲村的早晨雾气弥漫,记者踏过青石板路来到村口张烛荣的农家乐餐馆——“常来农庄”。以前,张烛荣家里人多地少,年人均纯收入不到2000元。2010年,张烛荣搬迁到大畲旅游新村,开起了村里第一家农家乐,去年家庭纯收入超过10万元。
        “生活的改变离不开党的政策引导。移民搬迁让我走出了大山,县里以旅游促扶贫的思路,又让我找到了致富的道路。”张烛荣笑着说,“今后5年,我想扩大农庄的规模,让更多的贫困户入股我的农庄获得分红,一同将‘农庄+贫困户’的模式运作起来,带领乡亲们共奔小康。”
        “十三五”期间,让贫困群众脱贫摘帽,无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焦点、难点。如何不让一个人掉队,让地处偏远的百姓摆脱贫困,共享民生福祉,既是百姓对政府的殷殷期望,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的宣示和担当。
        尽管在宜春打工近十年了,但直到今年9月,欧阳普桂夫妇的心才真正在这个城市安定下来。他们的孩子在宜春市翰林学校就读,并且与本地学生一样在当地参加中、高考。“以前,我们在城里打工,孩子留在乡下,两头牵挂。如今,孩子进城享受城里优质的教育资源,真是太好了。”欧阳普桂说,未来5年,他要努力赚钱,开一家自己的装饰建材店,再在学校附近买一套小户型商品房,真正在城里扎下根来。
        吃着热腾腾的水蒸蛋,听着义诊人员讲解保健知识……阳光铺洒在上饶市福海老年公寓,80岁的老人陈蓉心里敞亮。“公寓条件比家里都好,不仅环境好,活动也多,生活丰富多彩!”近年来,上饶市积极发展民营养老机构,已基本形成多形式、多渠道兴办养老机构的发展格局。
        什么是小康?每个人有着不同的理解。张烛荣说,小康就是多赚钱,带着乡亲们脱贫致富;欧阳普桂说,小康就是一家人团聚,孩子进城读书;陈蓉说,小康就是“老了能有个依靠,病了能有人管”……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织就织牢民生保障网,全面细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就是老百姓心中实实在在的“十三五”。

        蓝天碧水 绘就生态美丽画卷
          秋阳下,记者来到武宁县杨洲乡南屏村,这里青山滴翠,绿水潺潺,风景如画。为了守护眼前的这片蓝天碧水,南坪村的村民们自发修订了《村民公约》,承诺未来5年,只栽树,不砍树;只烧气,不烧柴,保护好“山水武宁”,发展生态旅游,共享生态红利。
          近段时期,家住萍乡市玉湖新城的饶莉萍发现,近在咫尺的玉湖公园几乎一天一个样,原先破旧的游廊修葺一新。放眼四望,广场、草坪、景观亭等工程也日趋成形。“萍乡跻身全国海绵城市,给老百姓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饶莉萍说。今年3月,萍乡市正式入选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这是我省唯一入选的城市,玉湖公园改造就是该市海绵城市试点建设的“样板”。未来3年,萍乡市还将完成大小147个项目,包括公园广场建设和提升改造、河道综合治理、雨污水设施建设等,总投资达46亿元,全面助推城市转型纵深发展。“我们的家园一定会越来越美丽!”
          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关注,无疑是“十三五”发展蓝图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走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的绿色发展之路,成为党和人民的共识。
          金秋的婺源,粉墙黛瓦,红黄相间。赋春镇长溪村独特的红枫景观格外受游客青睐。“随着大批游客到来,村里很多人返乡开起了民宿客栈,我的客栈从10月底到12月中旬的房间已被预订一空。”长溪村“别样人家”客栈老板吴兴阳高兴地说:“最近,婺源又被评为全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县。我和乡亲们要借此东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这就是我心中的小康。”
          永丰县佐龙乡富裕村农民钟光平是当地的名人。从1990年的4亩责任田到如今占地1000余亩的大农场,钟光平一路搭乘党的好政策的“顺风车”。前年,他拿到“家庭农场主”企业法人执照,加速实现土地流转。去年,家庭农场纯收入突破200万元。这几天,钟光平又开始琢磨自家的“十三五”规划。“未来5年,我要努力让农场规模再翻一番,不仅造福本村村民,更要惠及周边村庄的老乡。另外注册一个网店,将农场种植出来的新鲜蔬果销往世界各地。”

           创新创业 收获“稳稳的幸福”
            5年前,陈冬云在贵溪开了一家箱包店。一个偶然机会,陈冬云把箱包生意从线下做到线上,迈出了“互联网+”的第一步。如今,他创立了自己的箱包品牌,产品进入淘宝、京东等各大电子商务平台,各地经销商200余家。谈及“十三五”,陈冬云踌躇满志,“国家制定‘十三五’规划建议(讨论稿)中明确指出,要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由此可见电商发展前景迷人。未来,我将带动更多的人网上创业,将更多的传统商品搬上网,搭建起大数据平台。”
            “众人拾柴火焰高”,创业不仅承载着个人梦想,也承载着国家梦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经济前行的核心动力。只有把每个有创新意愿的人动员起来,让每个创新细胞活跃起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子才会越迈越大。
            开会、开会,还是开会。连续几天,位于南昌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江西人之初集团会议不断,主题只有一个:如何在“十三五”期间分享国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所带来的政策红利?人之初集团是一家专注于婴幼儿营养食品和保健产业的大型集团公司,技术创新一直是该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我们预计,在政策利好的带动下,全国婴幼儿奶粉市场销售额这几年将以20%至30%的速度递增。公司准备研发模拟母乳等系列婴幼儿奶粉专利产品,将人之初打造成一个乳业帝国。”话语间,公司企宣部总监黄忠平已将个人的梦想与企业的发展紧紧相连。
            从一名下岗女工变成中国刺绣工艺大师,已经历了两个5年打拼的张小红始终没有忘记当初的梦想:将夏布刺绣打造成继苏绣、粤绣、蜀绣、湘绣之后中国的第五大绣种。为了实现理想,下一个5年,她将培养200人左右的夏绣人才队伍,同时在部分高校、社区开设夏绣技艺讲座,让夏布刺绣发扬光大。
            “中国的‘十三五’,这才刚起步。上至中央领导,下到普通干部,实现‘十三五’,每个人都得好好忙碌,忙忙碌碌……”正如这首最近风靡网络的“神曲”——《“十三五”之歌》中所唱的,“十二五”即将收官,“十三五”正待起航,从中央到地方,从北京到边疆,让我们一同怀揣中国梦,齐心奔小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