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北机场国际航站楼迎来“大变脸”
自2011年昌北机场T2国内航站楼竣工投用后,T1航站楼就已成为昌北机场国际航站楼,也是南昌国际交流的“第一窗口”。近年来,T1航站楼旅客吞吐量大增,由2011年的5万人次上升至2015年的50万人次,但T1航站楼硬件设备条件已无法满足旅客日益增长的需求。 1月3日,记者获悉,昌北机场国际航站楼迎来“大变脸”改造,工程拟投资约3.78亿元,工期为一年。此次改造按2030年国际旅客年吞吐量200万人次的需求进行,高峰小时吞吐能力为685人。 南昌昌北机场国际航站楼 吞吐量猛增航站楼迎改造 南昌昌北国际机场T1航站楼于1999年9月投入使用,2011年才作为国际航站楼使用,因为当时国际旅客吞吐量一年才5万人次左右,T1航站楼能够满足出境旅客的需求。但是,近5年来,随着旅客吞吐量的迅猛增长,T1航站楼硬件设备条件已无法满足旅客日益增长的需求。 江西机场集团副总经理李运昌介绍,由于资源短缺、保障空间不足、设施设备老旧等问题,南昌昌北国际机场T1航站楼难以保障持续增长的国际航班业务量,阻碍了国际航班的引进和制约了江西国际旅游业务的发展,因此T1航站楼启动改造工程,改善航站楼保障能力。“该工程从2015年12月31日正式启动,工期为一年,总投资约3.78亿元。”李运昌介绍。 改造期间不影响航班起降 据介绍,此次T1航站楼改建内容包括航站楼整体装修、改造及建筑结构加固,供水供电等系统改造。将充分考虑不停航施工,保证航站楼施工期间正常运行。 另外,在乘机设施改造方面将有一定的变化,其中一层改造方案:取消现有隔离区国际国内的分隔,增加国际旅客到港安检通道,改造行李传输系统,增加联检办公用房等;按功能主要布置迎客厅、联检综合办公区、到达厅、行李厅、行李分检区、远机位候机室、边检区域、联检用房区域、餐饮等。旅客到达流程:下机→行李提取→检查行李牌→到达厅→到达车道边。 二层改造方案:将现有国际国内分隔拆除,调整现有国内部分的值机柜台、安检通道设施,增加国际联检设施、候机区域及服务设施等;按功能主要布置安检区域、联检用房区域、对外服务航空公司区域、办票大厅、边检区域、国际候机厅、商业区等。旅客出发流程:车道边→出发厅→办理值机手续→安全检查(人身、手提行李)→ 候机厅候机→检查登机牌→登机桥登机。 昌北机场有望建T3航站楼 据了解,昌北机场T1航站楼将按2030年国际旅客年吞吐量200万人次的需求进行改造,高峰小时吞吐能力为685人。改造总建筑面积为27140平方米,主要包括出发大厅2120平方米,办理乘机手续大厅1716平方米,候机区6814平方米,行李提取大厅1930平方米,行李分检厅2070平方米,到达大厅2733平方米等。 除了T1国际航站楼的改造顺利启动,南昌临空经济区还将迎来更多的规划和发展,根据《南昌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划(2014—2025年)》提出的内容,按照现代大型枢纽机场的标准和要求,适时启动昌北国际机场三期扩建,新建第二条跑道,飞行区等级上升为4F,满足F类(A380、B787)大型飞机起降需要。规划建设T3航站楼、改扩建T2航站楼,保障2025年旅客吞吐量3000万人次的航站楼容量。同时,在昌北国际机场T2航站楼前,规划建设以航空为中心,地铁、公交、长途、自驾、出租车等交通方式有效衔接和零距离换乘的综合交通换乘中心,提升机场集疏运能力。建立机场长途站点,拓展机场至地市和周边省份中间市场长途班次线路,提升昌北国际机场辐射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