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香辣即食小龙虾球昌铜拼车 13617009182铜鼓同城妈宝交流群263498916铜鼓和谐拼车群227891507

省人大代表热议:优秀教师去农村教书如何不再难?

[复制链接]
查看974 | 回复0 | 2016-2-22 13: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省人大代表热议:优秀教师去农村教书如何不再难?

 中国江西网讯 记者王玉磊、实习生雷锦报道:1月25日至29日,江西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在南昌召开。在会议期间,省人大代表们带来了诸多与民生等问题紧密相关的建议。记者从诸多建议中发现,与科教文卫事业等民生领域息息相关的建议占多数。其中,关于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省人大代表们围绕如何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优化教师结构、保障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据了解,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石,而农村教育又是基础教育的重点,但农村基础教育薄弱,教师待遇微薄、就职环境恶劣等等原因,让许多优秀教师对去农村教书“望而却步”。

  省人大代表兰小华:建立定点教师追踪考核机制

  近几年来,江西省为了解决边远山区院校、教学点师资力量老化、匮乏的窘境,出台了新晋教师定点培养定点分配政策。

  省人大代表兰小华称,“这个政策是好政策,很多定点培养的新晋教师没有分配到定点学校,或者到了岗隔个一到两年就调走了,没有真正起到补充困难地区‘新鲜血液’的效果。”对此,兰小华建议,江西省应该建立定点培养的新晋教师的追踪考核机制,要让定点培养的教师落实岗位,让边远山区的师资力量得到保障。

  省人大代表陈国勤:留住农村教师“新鲜血液”完善引进机制

  在怎样留住农村教师“新鲜血液”上,省人大代表陈国勤也有一些看法。他认为,目前农村教书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新入职教师外地户籍较多,未婚女教师比例较大,难以安心扎根农村教育。对于如何进一步稳定农村教师队伍,陈国勤提出了具体建议,包括完善科学的教师引进机制,在全省统一招聘教师考试中,拿出一定的名额比例向户籍所在地的大中专毕业生倾斜;开辟教师对调“绿色通道”等。

  省人大代表李玫:优化师资增加后勤人员编制

  随着时代发展的日新月异,教育事业对教师岗位设置和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顺应时代发展、优化师资力量是当今农村基础教育的重点之一。“当前学科教师配套不足,由于学校不能保证语数科目教师数量,大部分其他科目的专任教师都改教语文、数学了。”省人大代表李玫表示。此外,由于一部分农村寄宿学生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差,对炊事人员、生活指导教师(宿舍管理员)、后勤管理、卫生保健及安保员的需求也有了明显增加。李玫建议,要缓解这种情况,政府应当鼓励招收当地师范内学生定向到农村任教,及时补充大专院校及年轻且文化知识丰富的社会精英,充实教师队伍;农村寄宿学校应将后勤管理服务人员按学生比例增加工勤人员编制,以确保寄宿学生安全、卫生等需求。

  省人大代表肖玉红:合理配置中小学教师性别比

  农村教师性别比例失衡这一现象在基础教育阶段非常突出,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女教师占了90%以上,几乎每年都有教师因为请产假离开教学一线。放开“二孩”后,教师队伍里高龄产妇不断增加。请假人员的增加,再加上城乡交流等工作,教师人员变动较大,几乎无法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省人大代表肖玉红认为,优化教师性别比例尤为重要,教师性别比过度失衡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对此,肖玉红建议在师范学校招生录取及学校招聘教师时,要高度重视性别合理配置,尽快让中小学教师性别比例达到平衡状态,让学生健康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