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香辣即食小龙虾球昌铜拼车 13617009182铜鼓同城妈宝交流群263498916铜鼓和谐拼车群227891507

寻找客家古茶亭

[复制链接]
查看1003 | 回复0 | 2016-3-13 10: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寻找客家古茶亭

石城县乡野间茶亭随处可见,有些只剩残垣断壁。

如今人们依然可以在这座茶亭内喝茶歇脚纳凉。

古朴的客家茶亭装点着石城乡村。

永宁桥是集桥梁、亭阁、庙宇、戏台于一体的建筑。

拱形风雨亭内部石碑上的字迹清晰可见。

  客家茶亭,没有茶道之高雅礼仪,没有茶楼之昂贵嘈杂。它们散落在石城县乡野间,古时供来往人员喝茶纳凉歇脚。如今时过境迁,风云变化,客家茶亭仍旧散发出浓厚的客家文化气息。

  “七山一水一分田,还有一分是茶亭”。在清顺治十七年版《石城县志》中,记载的石城茶亭就有百余座。“一丛山背一丛人,条条山路有茶亭”等客家流传的民谣,足见客家茶亭昔日之盛。

  位于小松镇小松村的杨村坊式亭,建于清光绪元年,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整座坊式亭均以麻石砌成,但匾额为红石镶嵌。牌坊上“三英战吕布”“空城计” “八仙过海”“郭子仪拜寿”等戏曲场景图案,深雕在红石上。坐在亭子里歇脚,脑海里就会浮现出古时驮着丝绸、食盐的马帮队,或者是身披铠甲的兵将,身着长衫带着书童的文人墨客,在此歇息的场景。

  石城人对茶亭的钟情,使得一些桥也具备了亭的功能。在高田镇岩岭上柏村,有一座独特的楼阁式廊桥——永宁桥。因其具有南方山区客家独特的桥梁建筑风格,在省内十分罕见,2007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拱形风雨亭和方形双寿亭,更是客家茶亭的典范。它位于木兰乡新河村与广昌县交界处山顶的隘口,亭内长8米,宽4米。靠石城的古亭为拱形状风雨亭,1614年建;靠广昌的为方形双寿亭,为清末所建。如此双亭合一的茶亭,与两条古驿道连通,和现代立交桥的设计极为相似,不禁让人惊叹古人的智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