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香辣即食小龙虾球昌铜拼车 13617009182铜鼓同城妈宝交流群263498916铜鼓和谐拼车群227891507

大山里的摔跤少年

[复制链接]
查看1801 | 回复0 | 2016-6-18 13:4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山里的摔跤少年
00300088334_bc6d1bbe.jpg

刘杰(蓝)与彭真(红)实战对抗。高强度的翻滚与摔打是每天训练的主要内容


00300088330_fc6cfae3.jpg

摔跤操已经融入这所山村学校的日常教学中


00300088327_80cf8e6c.jpg

跑操是每天必修课


00300088326_44174242.jpg

曾汉金(蓝)与韩坚(红)两名教练给学生示范摔跤动作


00300088329_c2a1b497.jpg

刘杰在萍乡市体校教练曾志指导下进行体能训练


00300088331_66cb1151.jpg

校长朱志辉要求学生的每一个动作都要到位


00300088332_d0db67fc.jpg

教练既是老师,也是“父亲”。刘誉豪在训练中腰部受了轻伤,曾汉金教练为他拉腰


00300088325_2bc9a6c8.jpg

摔跤训练后,刘鸿啟(左)与林海滨(右)表演摔跤舞


00300088333_08dbf62c.jpg

刘鸿啟上课很认真,他知道文化课对于摔跤也很重要


00300088328_86344cae.jpg

刘鸿啟与玩伴在河边扔石头。他的梦想是走出大山与外面的摔跤高手过招

    曾经看过一部电影《摔跤少年》,讲述的是一名退休摔跤教练偶然发现一个山里穷孩子的摔跤天赋后,不顾自己年迈和伤病,帮助穷孩子通过摔跤走出大山的故事。影片中,体育人永不放弃的执著与信念深深打动了记者。时隔多年,真实的故事竟在身边上演。

    6月7日,沿着蜿蜒的山路,记者来到萍乡市武功山脚下的武功山风景区麻田办事处麻田中心学校。这是一所被大山环绕的农村小学,校门口的招牌却告诉人们,这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国字号”农村学校——2008年被列为全省摔跤后备人才基地,2011年被评为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014年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在学校的摔跤训练馆,六(2)班的刘鸿啟与同学林海滨正在进行实战训练。虽然年纪不大,但二人的动作非常果断迅速,有时几秒钟便完成一个回合。刘鸿啟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平日里和爷爷奶奶生活。除了学习,摔跤运动成了他生活里唯一的乐趣。今年14岁的刘杰已经参加摔跤训练3年有余,得知萍乡市体校教练曾志当天会专门过来指导他们体能训练,他与彭真、刘誉豪都早早来到训练馆,一番体能训练后,又“真刀真枪”地进行了多个回合实战。

    校长朱志辉是这所学校摔跤项目的开拓者。1996年,刚满18岁的他从萍乡市体校毕业后,到这所学校担任小学摔跤教练员,从此扎根在武功山脚下,播撒摔跤“种子”,并使摔跤成为学校的传统优势体育项目。

    学校现任的两名教练员曾汉金、韩坚,也是朱志辉千挑万选选出来的“苗子”。他们在朱志辉的训练下,曾包揽了多年全省少儿赛的第一名,获得过2005年省运会自由与古典摔跤两枚金牌,并摘得2006年全国少儿锦标赛银牌与铜牌。2010年,韩坚从省队退役后,直接进入麻田中心学校任摔跤教练。曾汉金则先进入国家队集训,2012年因伤退役后,也选择回到麻田中心学校,继续摔跤事业。

    在日常教学中,朱志辉把摔跤项目课程化,自创了摔跤操和摔跤舞,使在校学生100%都参与到了摔跤运动中,每个学生都能耍得出几个摔跤动作。

    如今,麻田中心学校在省体育局注册的重点运动员就有68名。20年来,这所学校累计为省、市级体校输送优秀摔跤运动员144人,为国家队输送1人。共获得全国摔跤锦标赛金银牌4枚,省运会金银牌14枚,获市运会金银铜牌175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